作者 何其芳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3-03
印刷时间 1983-03
装帧 精装
九品
48.00
2025-01-1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富色彩的人物,他才华卓著,抱负不凡,曾经随国学名师研习帝王之学,亦曾东渡日本考察君主立宪政体;曾经参与公车上书,亦曾支持袁世凯称帝。洪宪王朝崩溃后,他转而帮助孙中山,晚年又投身中国共产党。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阶层的矛盾和困惑。杨度的悲剧,也是近代中国艰难崛起的缩影。
唐浩明 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07 / 平装
全新
68.80
2020-01-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杨度(1875~1931),字皙子,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奇特的政治活动家,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早年留学日本,被选为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并与杨笃生创办《游学译编》。1906年为清政府出洋考察五大臣起草考察报告,翌年主编《中国新报》,主张君主立宪,后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辛亥革 命爆发后,任袁世凯内阁学部副大臣,与汪精卫组织国事共济会。1914年撰《君宪救国论》,发
方可、礼强 著 / 团结出版社 / 2011-08 / 平装
九品
6.19
2025-08-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莱索托王国、斯威士兰王国是南部非洲两个内陆国家。两国的地理位置、人种、语言相近,在历史文化上具有相似性。两国独立后,都参照前宗主国英国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西方式的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都面临利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实现经济腾飞的前景。本书是一本全面反映莱索托王国和斯威士兰地理、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概况的志书。
陈晓红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6-05 / 平装
九品
16.81
2025-07-2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详细叙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前因后果。1911年的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朝廷、立宪派与革命党。变革的结果,亦不外乎这么几种:一、君主专制;二、君主立宪;三、共和立宪。孙中山等人领导的革命党,在付出无量头颅无量血的代价之后,终于打倒了君主专制,中国从此再也容不得皇帝存在了。在这场十年的赛跑中,大清跑输了,立宪派跑输了,革命党跑赢了。
叶曙明 著 / 九州出版社 / 2020-12 / 平装
全新
35.89
2025-06-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接比利时,西、北濒北海。17世纪成为海上殖民强国。 18世纪后,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国势渐衰。1815年成立荷兰王国。1848年成为君主立宪国。二战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欧盟)。荷兰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发达,农业高度集约化,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本书对于国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荷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健雄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8-06 / 平装
全新
41.98
2025-06-2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集中阐述变法理论的专著。始撰于1892年,1898年正式刊行。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创“改制”的孔子,实际上是用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其变法造势,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康有为在书中以历史进化论附会公羊学说,宣称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的顺序演变的,相对应的是君主专制时代、君主立宪时代和民主共和时代,以此
[清]康有为 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08 / 平装
全新
103.64
2025-07-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杨度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宪政专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提出了金铁主义和君宪救国论,阐发了系统的君主立宪思想。本卷主要收录1902年到1931年间杨度发表的有关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清末的铁路国有、立宪运动、国会请愿、五族共和等问题进行了严肃思考,对民国初年的政体与国体进行了认真反思,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左玉河 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5-04 / 平装
全新
40.56
2025-07-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1915年,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成立筹安会,支持当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公开支持恢复帝制,实行君主立宪。8月23日,杨度亲自起草的筹安会宣言公开发表,大声疾呼道:“我等身为中国人民,国家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漠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安。”此六人被称为“筹安会六君子”。《北洋文流:六君子传》从筹安会六君子入手,重现
陶菊隐 著 / 群言出版社 / 2015-08 / 平装
全新
13.00
2025-06-1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构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研究》立足于内涵“自由”价值尺度的“现代化史观”,聚焦于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企图阐述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及实践在中国“近代”政治文明构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奠基作用。著者认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心目中的近代政治文明,由“通变宜民”的价值理想、“君主立宪”的制度建构和“社会自治”的民间基础三大部分组成。《近代中国政治文
龚郭清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04 / 平装
九品
9.00
2025-05-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清末官制变革,将原来“内外相维”格局改为上下贯注,是近代政体转型的重要内容。改制的总体目标是仿照西方,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过渡。清廷试图通过官制改革奠定立宪的官治基础,进而刷新吏治,提挈政纲;可是改制反而导致统治秩序严重失范,社会矛盾急剧尖锐,清廷速亡。其弊端,主要是君臣上下只顾一己之私,阻挠改革,不能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结局也与他们的预期相去悬殊。  《近代中国的知识
关晓红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4-01 / 平装
全新
164.00
2025-05-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详细叙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前因后果。1911年的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朝廷、立宪派与革命党。变革的结果,亦不外乎这么几种:一、君主专制;二、君主立宪;三、共和立宪。孙中山等人领导的革命党,在付出无量头颅无量血的代价之后,终于打倒了君主专制,中国从此再也容不得皇帝存在了。在这场十年的赛跑中,大清跑输了,立宪派跑输了,革命党跑赢了。
叶曙明 著 / 九州出版社 / 2020-12 / 平装
全新
36.30
2025-05-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约旦自独立以来是中东地区总体政治局势平稳的国家,是中东的安全“绿洲”。约旦政体是国王掌握事实且广泛实权的君主立宪制。2011年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没有动摇约旦原本的政治结构。受经济形势、政治传统、本土文化、部落特质和周边政治安全环境的深层影响,约旦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进程虽然始终在推进,但进展非常缓慢。民众呼声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约旦政治革新,但目前政治改革仍然主要依靠国王自上而下地
章远 / 时事出版社 / 2023-03 / 其他
全新
40.62
2025-05-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收录了泰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文本。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立法议会负责制定法律,行使国会和上、下两院职权。自1932年泰国颁布首部《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以来,泰国已经有20部《宪法》。现行有效的泰国宪法为2017年宪法,宪法修正案由全民公投通过,于2017年4月6日生效。 本书收录的法律文件包括泰国2017年宪法、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上议院议员遴选法。同时,为了方便读者对泰国宪法
米良 主编 , 陈利 译者 , 责编:李璞娜 , 林伟 , 刘星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2023-12 / 平装
全新
26.56
2025-04-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英国宪法》是英国著名宪法学家詹宁斯的代表作,在他生前曾五次再版,也是詹宁斯生前修订的*后一本书。作者从人民、政党、平民院、贵族院、国王、内阁等角度论述了英国宪制的运作过程,论证英国的民主政治机理。根据詹宁斯的分析,尽管英国是君主立宪制,但政府仍然顺从民意,所以,从实质意义上说来说,英国依然是民主国家,更重要的是,英国宪法的主体也是“人民”。
[英] 詹宁斯 著 / 法律出版社 / 2020-09 / 精装
全新
56.94
2025-04-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政协广东市东山区文史委
出版社 政协广东市东山区文史委
出版时间 1995-12
装帧 平装
八五品
58.00
2025-04-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详细叙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前因后果。1911年的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朝廷、立宪派与革命党。变革的结果,亦不外乎这么几种:一、君主专制;二、君主立宪;三、共和立宪。孙中山等人领导的革命党,在付出无量头颅无量血的代价之后,终于打倒了君主专制,中国从此再也容不得皇帝存在了。在这场十年的赛跑中,大清跑输了,立宪派跑输了,革命党跑赢了。
叶曙明 著 / 九州出版社 / 2020-12
全新
64.00
2022-03-0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François Guizot 著 Robert Black 英译
出版社 Peter Fenelon Collier
出版时间 1898
印刷时间 1898
装帧 精装
九品
3850.00
2022-04-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九品
3540.00
2025-03-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François Guizot
出版社 Peter Fenelon Collier
出版时间 1898
印刷时间 1898
装帧 精装
九品
4000.00
2023-05-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有人说他一人敌一国,是中国近代陆军之父,是晚清新政第一人,君主立宪头号拥护者,是改革先锋,国之瑰宝,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的罪人,是乱世奸雄,窃国之贼。《尺素江湖:袁世凯家书》选取袁世凯与亲人、朋友、同僚的亲笔书信六十余件,客观展现袁世凯这个双面枭雄的人生历程。
袁世凯 著 / 九州出版社 / 2013-09 / 平装
八五品
68.00
2019-12-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法国大革 命》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路易·马德林的历史巨作,从当时法国国内外的历史大背景出发,讲述了法国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国大革 命,革 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反法联盟、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各个党派势力之间的反复争斗,制宪议会、立法会议、国民公会等立法机构和巴黎人民三次大起义、热月政变、雾月政变等剧变之后的权力更迭,详细介绍了扫荡欧洲封建势力
[法]路易·马德林 著;伍光建 译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2014-01 / 精装
九品
12.20
2025-08-1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千年历史中湖南大学培养了一批批的人才,以陶澍、魏源、贺长龄、贺熙龄等人为代表的经世改革派;以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刘蓉、曾国荃、刘长佑等人为代表的湘军集团和洋务运动的首领;以谭嗣同、唐才常、沈荩、熊希龄等为代表的维新变法人才集团;以黄兴、蔡锷、陈天华、程潜等为代表的民主革 命派人才集团;以谭延闿、杨度、刘人熙、符定一等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以蔡和
邓洪波 著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2014-08 / 平装
九品
6.00
2025-08-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帝制余孽?筹安首领?杨度同志?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国学名师王闿运授予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本书把杨度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梁士诒,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展现出整个波澜起伏的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救过之路,引人深思,大开眼界。
田璈 编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2012-04 / 平装
九品
11.00
2025-08-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之后,全面西化与现代化的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日]胜部真长 编;张永 译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4-08 / 平装
九品
7.00
2025-08-0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同治帝长成翩翩美少年,两宫皇太后精选了两位皇后人选,最终,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被册立为皇后,同治四年,慈禧取消了奕诉议政王封号,随着慈安太后的病殁,恭亲王奕诉与慈禧太后的明争暗斗导致了“甲申易枢”。,黄海海战失手后,李鸿章赴日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士子发动了推动君主立宪的维新运动光绪帝借助“百日维新”把清帝国的行政机构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不料,慈禧
郭厚英、刘燕君 著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2014-02 / 平装
九品
9.34
2025-07-2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朱葆三(节录),财政大会议举朱葆三为财政总长,命沪军都督核办朱佩珍辞职事令 ,财政总长朱葆珊辞职书, 组织商界共和团通告,商界共和团缘起及暂行条例,商界共和团成立大会,商界共和团等四团体反对君主立宪公告,甬上其他辛亥人物 ,赵家蕃、赵家艺、赵家荪 赵君述, 越家蕃传,赵家荪,预备立宪公会职员表, 中华民军协济总会简章 ,中国同盟会总机关部开会 ,中国同盟会本部驻沪机关部复选职员名单,
政协宁波市文史委 / 宁波出版社 / 2011-09 / 软精装
九品
78.00
2025-07-2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欧洲文明史》作者弗朗索瓦·皮埃尔·纪尧姆·基佐(1787—1874)系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尼姆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是著名律师,于1794年被雅各宾政府处死。他随母流亡国外。1805年回到巴黎学习法律。1812年任巴黎大学历史学教授。他曾参加第一次波旁复辟(1814),成为君主立宪制的鼓吹者和“空论派”团体的成员,并在《论代议制政府及法国现状》(181
[法]基佐 著;程洪逵 译 / 商务印书馆 / 2005-09 / 平装
九品
7.12
2025-07-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离不开岭南人物的重要作用。本书以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四位界碑式的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太平天国思潮、维新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进行了深入探讨,依据翔实史料展开系统论述,尤多针对学界不同观点所发争鸣意见。      对不少重要学术问题,如拜上帝教与中西文化的关系,维新派政治纲领及君权变法主张的评价,康有为大同三世说的演变,孙中山早
宋德华 著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07-10 / 平装
九品
29.00
2025-06-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由10个国家组成,除了在地理位置、国家大小、人口构成、文化传统等的不同之外,在经济、政治上也有较大的区别。在经济上,有少数发达国家,但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在政治上,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也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有君主立宪政体,有总统议会制政体,还有军人政权,由于存在较大的差距,才使东盟经济政治合作进程缓慢,同时也说明东盟合作潜力巨大。
杨武 著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2006-10 / 平装
九品
20.00
2025-05-2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晚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击与太平天国的起义冲击下,各种内忧外患的矛盾加剧。处于如此的“衰世”与“乱世”之中,富国强兵、救亡图存,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有识之士纷纷锐意改革,出现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派、君主立宪的维新派、以暴制暴的革命派、保皇复辟的复古派。这时期.无论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无不竟相研究佛理,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佛教专家、学者、法师、居士。
释来果 著 , 季羡林 著 / 黄山书社 / 2006-03 / 平装
九品
60.41
2025-05-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治下,相对于大革 命和拿破仑帝国所处的那个因内忧外患而剧烈动荡的年代,法国进入了一段稳定及和平的发展时期。因而,在推进君主立宪政体的同时,这个欧洲强邦在工业革 命中也取得了显著成就。除了论述1814-1848年间的全国性政局演进外,《工业革 命中的法国社会(1814-1848)》的主要篇幅用于对法国地方史的研讨。作者试图简明扼要地展现这个六边形国家的各部分——
刘文立 著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15-03 / 平装
九品
40.00
2025-07-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英国小史》在作者的喜马拉雅音频课程“世界历史大师课”基础之上整理修订而成,以30个主题串联起英国从史前直至当下的历史。大到介绍英国史中重要的政治、经济现象,如君主立宪制度的诞生与发展、政党制度的演变、现代司法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的成果与弊病、外交政策传统与特色等;小到介绍英国人的吃、穿、住、行、习俗、偏好……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向我们展现了一条清晰的英国历史发展脉络,阐明
刘成 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24-08 / 精装
全新
34.62
2025-06-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泰国,原名暹罗。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中部,西北部和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接壤,东南与柬埔寨接壤,南面与马来西亚接壤。公元1238年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暹罗因此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
田霖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2023-10 / 其他
全新
20.52
2025-06-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十九世纪末,美西战争耻辱性的失败让西班牙失去了全球大国的地位。此后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西班牙历经君主王朝、德里韦拉的独裁统治和短暂的第二共和,在漫长的佛朗哥独裁政权之后,终迎来君主立宪时代。然而,无论政体如何更替,西班牙政府始终深陷腐败、治理无能的泥淖。独裁者们任人唯亲、卖官鬻爵,为维持统治,任由大批无能的政客把持大权,大肆敛财,暴力和恐怖手段成为常用的治理手段;共和时期,党
[英]保罗·普雷斯顿(Paul Preston)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23-04 / 其他
全新
62.84
2025-06-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2008年,不丹第五世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发起了被国际社会称为“动式”的政治变革,不丹政体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这是不丹21世纪重要的政治事件,彻底地改变了国家政治生活模式。2008年不丹通过创制宪法,按照三权分立的模式设置了国家机构,“两院制”的议会制度承担国家的立法职能;行政机构由总理负责的内阁、附属机构以及地方各级委员会组成;司法机构的主体是最高法院领
杜敏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22-09 / 其他
全新
35.58
2025-04-2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砾岩政体、王位承袭、日不落帝国,君主立宪、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足球、红茶、甲壳虫乐队,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英国,以通史形式一一呈现,全球化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从巨石阵时代到后撒切尔夫人的今天,英式“复合社会”一直都是全球化生动的注解。本书精要爬梳了史前时期至21世纪个10年的英国历史,同时呈现了“民众道德”“砾岩政体”“世界体系”等国际上近年来对英国社会历史的研究观点和讨论视
近藤和彦 / 工人出版社 / 2021-07 / 精装
全新
29.11
2025-06-1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杨度曾主张君主立宪,与帝王学密不可分,周旋于二者之间,杨度说“非立宪不能救国,非君主不能立宪”。只是当宪政梦与帝王学发生冲突,需要他取舍之时,他往往选择后者。法治败给了人治,对权力的驯化败给了对权力的迷恋,宪政梦的光芒败给了帝王学的欲望。《叙旧文丛:帝王学的迷津 杨度与近代中国》作者羽戈还认为杨度乃是一个书痴,其帝王学,多表现为一种观念,并无机会去驾驭帝王,更谈不上运用权术。
羽戈 著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16-01 / 精装
全新
77.00
2025-06-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戊戌变法,既是一场以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的政治改造运动,也是一场以近代生活方式取代传统生活方式的一般社会生活方式革新运动、社会风俗改良运动。在文化史的意义上,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1次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1次具有近代意义的文化转型、移风易俗运动。,《戊戌变法运动透视》讨论的“戊戌变法”内容,将以政治制度改革为重点,兼顾社会文化改良。这既反映当时历史
龚郭清 著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2015-05 / 平装
全新
18.91
2025-06-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详尽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君主立宪再到辛亥革命爆发,建立共和政体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全景展现清末民初风起云涌波诡云谲之政局。  重磅观点摘编:  1、康有为并不是圣人君子而是是一历史巨骗。公车未上书,拟“伪诏”,篡改谭嗣同绝笔诗,甚至主张与日本“合邦”。也正是因为他的激进改革思路彻底葬送了戊戌变法而导致了戊戌政变。康有为如此作为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怀有个人野心。  2、慈禧也是温和的
张建伟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1-10 / 平装
九品
28.00
2025-07-1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著名作家浩明以澎湃气魄和历史博识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杨度》(原名《旷代逸才》),堪称一部艺术精品,先后荣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优秀长篇小说奖。,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本书以杨度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
唐浩明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07 / 平装
全新
77.00
2025-07-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是西方现代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思想对当代西方政治生活影响深远。本书正是一部反映孟德斯鸠生平经历和学术思想的评传。一方面,作者清晰勾绘了孟德斯鸠作为庭长、院士、葡萄酒经营者、巴黎沙龙常客、旅行家和思想家的详细人生经历,展现了其不同于卢梭、伏尔泰等启蒙哲人的丰富现实经验感和政治历练。另一方面,作者利用手稿
[英]罗伯特·夏克尔顿(Robert Shackleton) 著;沈永兴、许明龙、刘明臣 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12 / 平装
全新
29.45
2025-06-3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论法的精神》作者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阐述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学说,并以英国为例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论述了自然条件同政治法律的关系,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性。论述了法律和工业、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关系,主张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反对横征暴敛,促进国际交往和世界和平。并
[法]孟德斯鸠 著;于华忠 编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2016-10 / 平装
九品
9.00
2025-06-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孟德斯鸠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阐述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学说,并以英国为例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论述了自然条件同政治法律的关系,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性。论述了法律和工业、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关系,主张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反对横征暴敛,促进国际交往和世界和平,并论述罗马继
[法]孟德斯鸠 著;欧启明 译 / 译林出版社 / 2016-12 / 精装
全新
19.63
2025-06-0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日本变政考》记日本明治元年(1868)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间维新改革过程,于日本议会、宪法、官制、选举等叙述尤详。康氏认为明治维新条理虽多,其要点在于“誓群臣以定国是”、“立制度局以议宪法”、“纡尊降贵以通下情”、“多派游学以通新学”,从而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方案。书中对日本新政逐一加按语以作阐发,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所发有关上谕,多有采自书中按语者。《俄彼得
康有为 著;姜义华、张荣华 校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1-01 / 平装
全新
45.68
2025-06-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该书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阐述了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学说,并以英国为例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论述了自然条件同政治法律的关系,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性;论述了法律和工业、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关系,主张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反对横征暴敛
夏玲 译 / 红旗出版社 / 2017-08 / 平装
全新
30.94
2025-05-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清朝末年是清廷专制政体崩溃的前夜,是古今思想变迁、政体转型的关键时期,更是东西方思想文化激烈交锋、互相影响的迅猛发展期。本书以民权和法治为中心对清朝末年的法治思想进行研究,以西方政体、民权和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其于19世纪后期在中国的移植为研究背景,系统性地梳理了民权和法治思想在中国的演变,并通过对清朝末年立宪人士关于君主立宪的政体构想、革命人士关于民主共和的政体构想以及清政府
韩丽雯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2021-11 / 其他
全新
12.00
2025-05-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