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装帧 软精装
八五品
68.00
2024-07-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的戏曲音乐形式主要由唱腔与伴奏(文场与武场)组成,伴奏除包腔外,还有润腔、拖腔、跟腔、随腔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许多剧种“支声型”多声音乐形态。山西戏曲以山西四大梆子占地为主的生存态势,从各剧种的伴奏方式、演唱方式及表现要求(剧本题材),大致构成了支声型、主调型、接应型、复调型和综合型等五种多声形态类型。但随着新音乐工作者和专业作曲家的介入,其创腔技法也随之由原先传统的多声创
陈甜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19-01 / 精装
全新
44.50
2025-03-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藏戏通史》没有局限于对西藏一地藏戏的记述,而把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藏戏既作为一个整体,又分别记述了各自的特点。如白面具藏戏和蓝面具藏戏的区别:白面具戏形成于8世纪,唱腔从古老的“勒谐”发展而来,很少运用藏族特殊的演唱技巧“仲古”,声调平直欢快,并有模仿动物的呜叫声,演唱的正戏只有《诺桑法王》一个剧目,而且只演前半部,很少演全本。蓝面具戏形成于15世纪,其声腔从“谐钦”等
曹娅丽 著;刘志群 / 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2024-01 / 其他
全新
45.84
2025-03-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张跃,王晓艳,李如海著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11
印刷时间 2015-11
装帧 软精装
九五品
60.00
2023-10-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是由同志创意策划的一项文化工程。京剧音配像的工作程序是,首先选择京剧老艺术家很好的录音版本,聘请不错录音专家在老艺术家或其弟子、后人的参与下,进行录音编辑、整理。然后选择适当的配像演员,从表演风格、演唱技巧、形体特征、动作节奏乃至心理创作状态,进行认真的学习,反复的排练,按照录音对口型配像,力求很大限度地展示和接近各位老艺术家的流派特色,以体现他(她)们的唱腔美、形体美。
马晓惠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19-04 / 平装
九品
79.00
2024-08-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唱派”即唱腔流派。主要指演员在演唱技巧、方法和创腔方面的个性化艺术独创成果,是在前有师承基础上脱颖而出,后有继承基础上得到广泛传播,进而形成的一种唱腔艺术门派。在西北地区流行的古老秦腔剧种,在漫长的发展与演出实践中,同样也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唱腔流派。本书所选析的三十多位秦腔演员,可以说是160多年来陕、甘秦腔舞台上能够秉承前师、博采群长的代表,并尽可能地涉猎了他们的经历、师承和表演成就。
王正强 著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2019-06 / 精装
全新
96.00
2023-03-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上一页 1 2 ... 23 24 25 26 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