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政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表达的杰出著述。 2.探讨在近代中学与西学的激荡中,“法”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和制度的创新,使法的中国实践得到了历史和语言双重维度的解释,对于当下尤其具有启发性。 3.一个中国的宪政主义者并不是一个不懂西方的人,在很多方面他们是有意识地拒斥了西方某些东西,因而一个中国的宪政言者首先是一个通晓“西方原理”的人,哪怕只是一种肤浅的方式。一个手持长矛杀死传教士的“
王人博 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09 / 精装
九五品
2.80
2024-08-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历史研究编辑部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9-03
印刷时间 1989-03
装帧 平装
八五品
5.00
2024-07-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历史研究编辑部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9-03
印刷时间 1989-03
装帧 平装
八五品
5.00
2024-07-0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读书编辑部/编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5
装帧 平装
九品
5.00
2021-11-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16世纪,西方传教士的接踵而至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然而,直至清初,他们才开始把西方法律、法学带到中国。当中国传统法制遭遇西方文明,中国近代法制又有怎样的发展呢?《法制史话》从清初国际法的传人开始,到中西法律的磨合,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以丰富的史料,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法学的引入对中国法制传统的影响,以及中国近现代法制的发展历程。
李力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1-10 / 平装
全新
5.83
2025-06-2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1922年,薄复礼受英国基督教会派遣携妻子来华传教,任英基督教中华内地会派驻贵州镇远教堂的牧师。1934年10月在贵州旧州(黄平)境内,与征战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部队相遇而被扣留,后于1936年4月在云南富民县被释放。期间,与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相识。,1936年8月,在脱离红军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薄复礼口授并在伦敦出版了这本亲历红军长征见闻录。1985年,在美国著名作家索尔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6.82
2025-07-0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国际汉学(第15辑)》主要内容包括汉学一家言、传教士与欧美汉学、汉学文献研究、欧美汉学史研究、汉学家访谈录、中国文化在世界、中意文化年、汉学家专页、书评与书介等。这一期的论文编者有意安排了一些欧洲汉学家的文章:如在“中意文化年”栏目发表的白佐良和蓝乔蒂的文章。这两位汉学家不仅是意大利汉学界的领军人物,也曾是整个欧洲汉学的领军人物。白佐良教授已经驾鹤西去,他留下的这篇文章却是首
任继愈 编 / 大象出版社 / 2007-04 / 平装
九品
6.88
2025-07-2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康熙教子的种种做法,法国传教士白晋以亲身见闻,向法国路易十四大帝作了如实报告。白晋在报告中说:中国皇上以父爱的模范施以皇了教育,公人敬佩。中国的皇上特别注意对皇子们施以道德教育,努力进行与他们身份相称的各种训练,教之以经史、诗、书画、音乐、几何、天文、骑马、射箭、游泳、火器等等。中国皇上去蒙古狩猎,最初只带了长子、三子和四子。狩猎开始后,又召来三个皇子,其中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
[清]康熙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2001-03 / 平装
九品
7.00
2025-08-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人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诸多美德,每一种都理应获得由衷的赞誉。但与此同时,也有这样一个危险,即先入为主地高估中国人的道德水准。盲目的赞美与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难同样有害。   明恩溥,ArthurHendersonSmith1845—1932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
[美]明恩溥 著;刘文飞、刘晓旸 译 / 文汇出版社 / 2010-03 / 平装
八五品
7.00
2025-07-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部分图书软件采集的图片与文字介绍不符,请以文字描述为准,自动忽略图片。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7.55
2025-09-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人的性情》一书被译成法、德、日等多国文字,使阿瑟·史密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一度成为西方世界研究中国、看待中国的依据,也成为来华传教士的必读之书。在本书中,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试图不偏不倚地描述中国人的性情,但由于无法超越文化与时代的偏见与局限,基督教的普世精神与偏见、西方中心主义及其文化固有的优越感构成了其观察和叙述中国的既定视野。因此,阿瑟·史密斯描摹在异域文化背景
阿瑟·史密斯 / 长征出版社 / 2009-05 / 平装
八五品
8.00
2025-07-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和法国,一个在东亚,一个在西欧,都是文化灿烂的大国。17世纪以后,由于商业的繁荣、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中国的文化艺术传到了法国,法国的科学技术也随之传到了中国,两国间一度掀起文化交流的小高潮。到了19世纪,自英国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之后,法国也趁火打劫,紧随英、美,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从此,两国间的平等交流关系被侵略与被侵略这种
葛夫平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1-07 / 平装
全新
8.25
2025-05-3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潞河中学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与河北,天津毗邻。明清时通州已发展成北方重要商埠,商贾云集、贸易繁盛也自然带来了通州教育与文化的繁荣,同时,通州也成为西方传教士涉足京城的*之地。至20世纪初叶,通州已成为京城学校最密集、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l47年历史的潞河中学即是通州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潞河中学史话》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幅近代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西学东渐与民族教育崛起的历史画卷
张洪志 编;徐华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4-12 / 平装
全新
8.75
2025-07-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什么样?中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中国儿童的生活又是什么样?两位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多个角度记录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收录了老北京的150多首民谣,带你重温孩提时代的天真与烂漫,回味孩提时代的幸福和快乐。,一首首纯真、质朴的童谣,一个个保存至今的游戏,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趣事,将儿童天真、淳朴的天性展露无疑,更折射出了历史悠久的东方
[美]何德兰、[英]布朗士 著;王鸿娟 译 / 金城出版社 / 2011-05 / 平装
九品
9.00
2025-07-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部分图书软件采集的图片与文字介绍不符,请以文字描述为准,自动忽略图片。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9.08
2025-09-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从多个角度总结了中国人的素质。内容引证丰富,文笔生动,或褒或贬,无不言之成据。虽然《中国人的素质》所解读的国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人,再加上东西方社会经济的差异,难免褒少贬多,笔调略显低沉,还不乏偏颇之辞,且由于作者是一位西方传教士,他的视角与结论无法摆脱西方的价值观。但公正地说,他在提示中国国民性和中国晚清政体的腐朽、无可救药等方面,确实不乏真知灼见,时至
[美]亚瑟·史密斯 著;梁根顺、杨达复 译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2018-02 / 平装
九品
9.50
2025-08-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切斯特·朗宁(ChesterRonning)1894年生于中匿湖北襄城一个传教士家庭,讲一口地道的汉语,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硕士。1942年8月至1945年11月任加拿大皇家空军情报分析处处长。1945年11月26日抵达重庆,任加拿大驻重庆使馆参赞。1946年4月24日加拿大驻华使馆迁往南京,朗宁曾任加拿大驻南京使馆临时代办、加拿大外交部远东司司长。1953年与加拿大总理皮
[加拿大]朗宁 著;孙法理 译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2007-10 / 平装
八品
9.50
2025-07-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部分图片与书名不匹配,请联系客服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9.56
2025-09-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法国汉学源远流长,其中包括汉语与汉字教本的编写与研究。本书主要讨论三本书,其出版时间自19世纪至21世纪,分别由法国传教士、法国汉语教育家和法国汉学家编写,重点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即在这些法国人看来,何为古汉语?法国人用什么视角和方法理解古汉语?以及他们如何运用文言文编写汉语教本?怎样分析法国汉语教本的资料库?等等。这是一笔很好的跨文化学术资源,对其展开研究,可以了解法国汉学
金丝燕 著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2019-04 / 精装
全新
9.78
2025-06-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内容包括:变色龙: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充足与富裕:中国和早期欧洲游客;中国与耶稣会传教士;中国与历史学家;东是东,西是西等。
雷蒙·斯道恩 / 时事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 1991-01 / 平装
八品
10.00
2025-06-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马大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版社 不详
出版时间 不详
装帧 平装
九品
10.00
2021-06-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加伯利埃·麦哲伦,汉名安文思,系葡萄牙籍入华传教士。他于1648年到达北京,一住29年。本书由他以葡文写成,原名《中国的十二特点》,是西方早期汉学的奠基作之一。全书共分21章,记述了中国的历史与明末清初时的社会状况,特别对中国社会的礼仪风俗、城镇特点、官僚贵族体制和皇城建筑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一位17世纪生活在北京的葡萄牙籍传教士,以他的视角、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价值观去认识、
[葡]安文思 / 大象出版社 / 2004-07 / 平装
九品
10.48
2025-07-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部分图片与书名不匹配,请联系客服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10.54
2025-09-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部分图书软件采集的图片与文字介绍不符,请以文字描述为准,自动忽略图片。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10.78
2025-09-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清末民初老图画,是中华文化传向世界、世界了解古老中国的一个缩影。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首先主要是洋人走进来,而不是封闭的中国出去。来华洋人以传教士打先锋,笔写、生画加上照相,用“画”把中国呈现给了西方,也让我们有幸欣赏百年前的“洋画”,内容包罗万象。  何季民,男,退休高级工程师,现居北京,爱好读书、淘书与写
何季民 编 / 昆仑出版社 / 2012-01 / 平装
九品
10.96
2025-08-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1922年,薄复礼受英国基督教会派遣携妻子来华传教,任英基督教中华内地会派驻贵州镇远教堂的牧师。1934年10月在贵州旧州(黄平)境内,与征战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部队相遇而被扣留,后于1936年4月在云南富民县被释放。期间,与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相识。 1936年8月,在脱离红军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薄复礼口授并在伦敦出版了这本亲历红军长征见闻录。1985年,在美国著名作家索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11.00
2025-05-0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不详
出版时间 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1902)
装帧 其他
九五品
11.00
2019-05-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第一个将中国文化典籍“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介绍到欧洲;他在中国生活28年,操汉语、习汉字、着儒装,以求融入中国社会;他在中国刊印了十几种中文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交友论》表达了将东方和西方、中华文化与文艺复兴的西欧文化、悠久辉煌的中国文明与欧洲世界连接起来的美好心愿。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撰写了《中国札记》,被西方人公推为认识中国的基本著作。
张西平 著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2006-09 / 平装
八品
11.50
2025-07-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明朝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达阶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权强化,皇帝大权独揽。宣德以后,皇权开始削弱,权力在内阁与宦官之间争夺。从明朝晚期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科技发展很快。与此同时,中国也涌现了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冯梦龙等一大批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  明朝所处的时期,正是世界科学
吴进 编;李绍先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10-03 / 平装
八五品
11.60
2025-07-3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马楠 著;齐诚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7-01 / 其他
八品
11.62
2023-12-2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部分图书软件采集的图片与文字介绍不符,请以文字描述为准,自动忽略图片。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11.75
2025-09-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全新
11.98
2025-07-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美]何德兰 著;汪春 译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14-09 / 平装
全新
11.98
2024-08-2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全新
11.98
2024-07-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全新
12.00
2025-06-1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9787210064923
何德兰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20-01 / 平装
全新
12.00
2024-07-0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风云、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我们不难了解到,但具体到民间,到作为个体的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就未必完全了然了。《西方视野里的中国: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提供的正是第一手材料,有立德夫人租居中国民众之家观察到的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与思想性格,有她游历各地见识到的田园风物、街巷状况以及西方生活方式渗入后中国民间的悄然变化,还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生活、
[英]阿绮波德·立德 著;陈美锦 译 / 译林出版社 / 2014-12 / 平装
九品
12.07
2025-07-2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正版庫存书,系统上架,如图片与书名不一致,请以书名为准!!!
[瑞士]薄复礼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8-01 / 软精装
全新
12.25
2025-09-1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20世纪中叶,司徒雷登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在华的其他外国人……他的一生是复杂而多面的。他既是一位传教士、神学教师,又是第一位见过孙中山并把辛亥革 命作为中国的“独立战争”系统介绍到美国的人……他既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张学良、李宗仁等国民党高层人物关系甚笃,又曾是和周恩来的座上客……,抗战时期,他因支持燕大师生的抗日活动而被日本宪兵关押了三年零八个月,其声望
郝平 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07 / 平装
九品
12.38
2025-08-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123456789 ... 45 46 下一页 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