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代表着当今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中的一笔财富,急需得以继承,发扬光大。,许彭龄教授屡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读书颖悟,学以勤奋,精研历代中医古籍经典,晓知医理,功底深厚。行医多年,详于四诊,精于辨证,善组方配伍,法于古而不泥于古
王晓丽 编;张其慧;王丽平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3-05 / 平装
九品
28.00
2025-09-0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编者:中华中医药学会|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科学技术 / 2024-06 / 平装
全新
66.66
2024-11-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集。作者从现代生物医学、物理学、数学等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传统中医药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新的探讨,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思索。作者希望通过发现、研究和发掘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生物医学等学科理论的相似性,开拓研究思路,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
刘润兰 著;冯前进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8-09 / 平装
八五品
26.23
2025-10-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医的根本经典,它通过脏腑、经络和本草,以下委之法,为人类指明了调节生命、升华生命的现实基础与通途。故成为中医药人员必读之书。但在传统医药学发展历程中,因中药品种内涵意义的不断迁变,引种、气候、土壤环境的变化,造成(方未变而药多变)的历史现状,致使古今汤方与现实用药品种、入药部位脱节与错位。即使许多现代中医名家,虽精深研究历代名方,亦往往忽略药房实际给药的真伪。使医家辩证施治的
祝之友 著 / 四川科技出版社 / 2014-01 / 平装
九品
137.00
2025-09-0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出成就。迄今,《本草纲目》的中文版本已超过百种,还被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
刘富海、刘烨 编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2007-02 / 平装
八五品
6.00
2025-09-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汝信、李惠国主编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上下)(精)》梳理出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特点;通过选取对数学、天文学、农学、医药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发展的研究,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具有怎样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取向;揭示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关系;考察中外文化交流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这些方面研究可以进一步昭示我
汝信 编;李惠国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6-08 / 平装
全新
65.80
2025-07-1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是一部以西医病名为纲目的现代中医临床辨病治疗学专著。 全书分绪论和各论。绪论介绍现代中医实行辨病治疗之理论基础、临床需要和学术发展必然趋势,以及对于实现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深远意义。各论分八篇,分别介绍内、妇、外、儿、骨伤、皮肤、眼、耳鼻喉各科294种病的辨病治疗。通过西医诊病、查征、理化检查,中医的四诊识症、辩证,使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标准化,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从不同层次
田金洲 主编;韩明向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1-04 / 精装
九品
400.00
2025-09-1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医需要接受现代科学洗礼》这本作包括10篇论文,其中9篇曾由《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11篇杂文则是在网络上发表的博文。作者的写作宗旨共有三条:一是为中国医药学正名,它是一门应用科学,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介绍西方医学从古希腊和罗马的经验医学借助于西方的“自然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现代实验医学的历程;三是说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应该借助于这
王台 著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16-06 / 平装
九品
19.56
2025-10-0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现代中医肾脏病理论与临床》为中医肾脏病学科专著,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医肾脏病的理论与临床。全书分为五篇二十二章,包括中医肾脏病的研究进展,肾脏病的中医理论,肾脏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现当代中医名家的专论、医案与验方。尤其对中医特具疗效的常见病、疑难病,结合经典医案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评述。《现代中医肾脏病理论与临床》附录篇中收录了中医肾脏病临床研究方法指导以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
沈庆法 编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08-04 / 平装
八品
154.00
2025-09-1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施新猷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印刷时间 2000
装帧 精装
九品
35.00
2019-09-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中药药理研究近30年来取得了很大成就,并继续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培养既掌握中医药知识,又能用英语交流的人才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要。而目前了解中药理学知识同时又能用英语交流的人才缺乏。本教材以英语介绍中药药理学知识,精选ZUI为成熟的中西医理论阐明常用
陈长勋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7-10 / 其他
九品
31.00
2025-09-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是面向广大医药学工作者及生命科学、医学等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硕士、博士)而出版的一本专业科普性读物,由山东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全书收集了历年(1901~2005)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生平、教育、科研成果、获奖经过、奋斗历程及各种花絮和逸闻趣事,尤其对获奖项目的研究内容、学术价值、突出贡献和伟大意义做了专业性的
张庆柱、张均田 著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06-07 / 平装
八五品
35.51
2025-09-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掀起文化发展新高潮为契机,以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不断增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目标,以“中医中药中国行”科普动和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建设,大力促进将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相结合,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医疗保健相融合,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高普及性,增强服务性,
邱仕君、肖莹、李姝淳 著 / 羊城晚报出版社 / 2007-11 / 平装
八五品
48.00
2021-12-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陈德磊主编
出版社 云南曲靖市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
出版时间 2001-01
装帧 平装
九品
248.00
2021-12-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由青岛大学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全国各高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领域的专家编写,由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陈香美院士主审。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使用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常用的经典医学实验技术、动物实验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然后分别介绍了中药炮制、中药提纯、中药分析、中药组方、针灸等技术,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方面的应用,可满足中西医结合相关专
郭云良 著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0-08 / 平装
九品
21.00
2025-09-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钮晓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学术著作8部,丛书1套。主持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总论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外科腺体病学概述 一、历史形成 二、现代发展 第二章 中
刘万里;钮晓红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1-06 / 其他
九品
62.22
2025-09-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湖北省中医药学
出版社 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出版
出版时间 2015
装帧 平装
全新
88.00
2023-10-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主要介绍岭南地区特色活血化瘀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是作者在参阅大量中医药学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总结与整理有关血瘀证及岭南地区活血化瘀药的研究与应用资 料撰写而成。,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概述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岭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岭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岭南地区特色活血化瘀的分类及岭南活血化瘀药的临床应用等。下篇各论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分类
方显明 赖祥林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2017-01 / 其他
九品
72.91
2025-09-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在医药学中,经皮给药源远流长,但现代意义的药物经皮传递系统的思维、研究和产品问世才经历的短短30年,在过去的30年中,对皮肤通透机理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精密的生物如何降低皮肤屏障功能、广泛的制剂学研究、对高分子辅料性能的了解和选择,为经皮给药剂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应该说药物经皮传递的研究曾经只限于药剂学科的专家,但是,今天已经吸引了更广泛的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
郑俊民 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6-12 / 精装
九品
284.00
2025-09-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 青海省中藏药管理局 青海省中医学会
出版社 不详
出版时间 2009
装帧 其他
九五品
50.00
2012-05-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周宜强(中华中医药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会长)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装帧 精装
九五品
300.00
2014-02-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组织国内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撰写。总主编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温长路教授。,《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痛风百家百方》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先从“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现代医学对痛风的认识。古今名家治疗痛风要领”三个方面。为痛风的防治作一个铺垫,下篇集古今国医精粹,汇中外医学先见,从“治疗痛风实证类方、
张玉萍 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温长路 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2-09 / 平装
八品
12.00
2025-09-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组织国内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撰写,总主编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温长路教授。,《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冠心病百家百方》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概说包括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古今名家论治冠心病的要领与经验,冠心病的预防、护理及保健养生:下篇精选治疗冠心病行之有效的中医验方,每个验方包括方源、药
汤晓龙 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温长路 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2-09 / 平装
九品
24.46
2025-09-3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国医大师这一代人筚路蓝缕又承前启后,较前人少一点“自卫”意识与意气之争,较后人则多一分文化基础和传统积淀,他们对外奋争中医之权益地位,对内则反求诸己在临证、教学上的种种不足,在中医基础与西方科学、人才培养与西化教育、望闻问切与现代诊断、理法方药与西医治疗、“简便验廉”与资本杠杆之间苦苦平衡,在中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中求索一生。他们启新时代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管理及“中西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编 / 科学出版社 / 2015-06 / 平装
九品
100.00
2025-09-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临床中药学科服务手册:中西药联用合理用药实践》在颜老(颜正华)安全用药思想指导下,结合现代研究认识,介绍中西药联用的临床应用现状、常见的安全性问题及警戒措施。同时,在书末尾附表详细列出国内外中西药复方制剂品种及其所含西药成分、中西药注射剂、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等,供临床医务工作者查阅,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张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学会 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02 / 平装
九品
20.00
2025-09-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同化学药物一样,中药的作用也具有疗效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中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纠正紊乱的脏腑气机、调整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起到治疗作用是其有利的一面;损伤组织器官、导致功能紊乱是其不利的一面。随着中药现代化、中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药物不良反应研究方法的进步和提高,中药临床使用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临床中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安全监测与合理用药指导是
张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学会 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6-01 / 平装
八五品
32.93
2025-09-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和中医药爱好者参考使用。周幸来,浙江省江山市人,中医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浙江省江山市中医学会理事,江山市幸来特色医学研究所所长。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潜心研究中西医学,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及特色诊疗技术治疗疑难顽症,每起沉疴,效验甚丰。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优秀中医”曾获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科技成果奖1项,完成政府科研经费资助项目2项。先后发表医学论文30多篇
周幸来 编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2-01 / 精装
八五品
195.00
2020-12-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全真图解本草纲目,共计6本,《本草纲目》为明代著名本草学家、医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所撰,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它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医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取之不尽的中华医药学知识宝库,素享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之美誉。集明以前中药之大成,共计为52卷,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为纲,六十二类为目,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了由李时珍“搜罗百氏
[明]李时珍 著 / 辽海出版社 / 2012-01 / 平装
全新
188.00
2023-10-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并配以诸多实例说明。本书共分6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中医药研究中的科学方法论的特点、方法和原则,第二至五章分别从经验论、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的角度系统阐述现代创新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新的进展,最后一章从方法论集成和多技术集成的角度阐述现代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内容简练实用,理论与实例并举,使读者能够拓展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中医药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本书可供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的科研
吕爱平 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2011-06 / 平装
八五品
150.00
2023-11-2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九品
115.00
2023-05-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上一页 1 2 ... 8 9 10 11 12131415 下一页 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