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中的美育哲学》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中探讨美育哲学问题。作者首先梳理了西方美育史从古典人文教育到启蒙审美教育再到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重点关注了贯穿于其中的民主教育思想;又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参照,对中国心性论美育传统中的准“民主”经验予以揭橥;复又通过对诗教公案所隐含的仪式原型的阐发,反映中国美育史中生命之教与德教的对峙;最后探讨了在现代民主社会开展美育教学的两个具体问题:
徐承 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9-06 / 平装
全新
21.35
2025-07-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徐利治数学科学选讲:数学哲学》主要内容包括数学科学与现代文明,科学文化人与审美意识,关于《科学文化人与审美意识》的几点补充性注记,数学史、数学方法和数学评价,试论“展望数学的新时代”,数学哲学现代发展概述,关于数学与抽象思维的几个问题,略论数学真理及真理性程度,简论数学公理化方法,数学直觉层次性初探,“数学模式观”与数学教育及哲学研究中的有关问题,数学模式观的哲学基础,论自然
徐利治 著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18-01 / 平装
全新
15.50
2025-07-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吗? 中国教育究竟比美国教育差多远?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只有“审美教育体系”才能救中国吗? 柯领所*的《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2)》原名《中国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系统案例回答上述问题。作者柯领是旅美学者,横跨中西文化,对中美的教育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系统性比较,并提出只有“审美教育体系”才能救中国的思想,呼吁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
柯领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2016-11 / 其他
全新
19.27
2025-07-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在编著《校园生存艺术》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着重引入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搞好校园人际关系以及怎样克服个性弱点,建立自信、培养审美观等内容,并结合实际,密切注意大学生的校园学习、校园恋爱及择业就业问题。坚持成人与成才并重,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增强法制意识,将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有用之才。
赵洪恩 编 /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10-01 / 平装
全新
53.31
2025-06-1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有闵维方: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欧阳中石: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张晶:偶然之于审美创造、李远哲:面对21世纪的挑战、蒋主席在北大百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比尔·克林顿、金大中访华期间在北大的演讲、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余晖:政府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行政管制、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新闻媒体、德国古典哲学与精神生活、土著文明与大学建构刘军宁自由与保守之间—保守主义答问、法国才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对话
文池 编 / 新世界出版社 / 2006-07 / 平装
全新
69.00
2022-03-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致力于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问题”, 即培养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公民审美素养, 从教育层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任务。“公民美育”是美丽中国建设语境下的教育新理念, 具体是指一种通过营造与保护美丽整洁的日常生活环境与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环境来培养学校学生与社会公众的公民审美素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郑富兴 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21-05 / 平装
全新
18.75
2025-08-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辑。上, 重在从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等层面,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中, 重在文本解读, 从诗学角度对《故事新编》《朝花夕拾》和周作人散文等进行了解读, 试图探寻文学经典生成的审美过程。下, 重在个案解析, 选择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为研究对象, 力求从不同侧面探究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机构沿革、学术理念和学术成就, 以期能为当下人文学术教育找到可资镜鉴的历史资
郑家建 著 / 人民出版社 / 2014-08 / 平装
九品
89.00
2024-09-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生成”的一个子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进入一个学科的历史语境,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生成中的价值取向问题;通过对现代文论历史的描述,揭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翼,在价值取向上远离古典、追求现代的过程描述了中国现代新文学在功利——审美
童庆炳 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12 / 平装
八五品
626.00
2025-08-2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美学或审美学在近代发生了裂变,由狭义的审“美”转向审“丑”,这可谓“审丑学”的产生。那么,审丑学的基础何在?中外审丑学的历史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所谓美丑辩证法都包含了哪些方面?艺术中的审丑又是如何体现的?审丑教育能否成立?这些问题都需要当代美学做出全面的回答。《美学审丑读本》特别指出审丑学建立在感性学的基础上,日益成为美学和艺术的重要方面,再也不能受到低估和忽视了。作为
王洪岳 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05 / 平装
全新
253.00
2025-08-2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优质教材的选用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材和教师学术著作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同时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法、认知能力和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教材的选用编撰理念,要与国际化的“通识教育”相匹配。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评估”的推进,促使高等教育日益体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马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刘钦荣、刘安军 编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2019-12 / 平装
全新
37.03
2025-07-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研究》是一本探讨中小学语文课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及实际运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创造审美这四个方面,因此中小学文言文教学重点也应该围绕核心素养开展,通过教学文言文篇目,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针对当前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该书从五个专题切入,分别是:中小学文言文
张福兰 张天成 徐涛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22-11 / 其他
全新
40.23
2025-06-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冲击,民族音乐的特点不断消解、民族音乐人才流失严重、民族音乐教育缺乏有效普及。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本书对我国民族音乐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不足进行
吕华珍 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2019-12 / 平装
全新
12.60
2025-06-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以论证音乐与数学的内在联系为逻辑起点,以算法为支点,以音乐分析前沿问题和理论创新为抓手,以阐释音乐与数学的审美性联结为问题导向,以算法作曲技术以及通识性教育为服务意识,立足音乐分析学,采用跨学科并行的方法,以算法为驱动解决音乐分析前沿问题的策略机制,内化中国传统理论资源对西方音乐分析理论思维方式进行策略性调整,以解决中国音乐创作与分析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作为接受的目的,以构
许琛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23-12 / 精装
全新
58.17
2025-03-0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